疫情后的健身教練們,你還奮斗在一線大城市嗎?在租房還是買房?
發布時間:2020-04-18 瀏覽量:501057
今天是“567GO說”陪伴你的第 99 天
動物只有進食和繁殖的欲望,所以只要滿足食欲和性欲,就一切安然。
但是人類更加貪婪,我們不肯承認生活即是生存,所以拼了命地在尋找一些生活的意義。 而大部分中國人生活的意義似乎都是為了「房子」二字。
他們說,人這一輩子努力學習,努力工作就是為了買套房,你認同嗎?
今天我采訪了幾位健身圈的同行,也許我們能從他們的身上看到一些自己的影子。
1
前段時間,大火的電視劇《安家》讓觀眾看盡人生百態,既有博士畢業,在上海辛辛苦苦奮斗七八年,卻連一套像樣的兩居室都買不起的宮蓓蓓夫婦
也有因為風水大師的一句話,豪橫買下一間兇宅只為“遮災擋煞”的黃老板。
顯然,26歲的張君寧屬于第一種。
海歸回國的他,大學主修工商管理,因為興趣愛好,讓他放棄了更體面的“鐵飯碗”,進入健身行業,成為一名私教教練。
過硬的專業技能,良好的職業素養以及用心指導,讓他收獲了一大批忠實會員。雖然已經跨進月入2萬的高薪人群,但是依然不足以支撐他在廣州這座城市擁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。
2
對于買房這件事,閆鑫絕對有發言權。02年就來北京闖蕩的她,算是健身圈最早一批健身教練。
起初,她對買房并沒有什么概念。但是租來的房子,始終不是自己的,就連在墻上釘一顆釘子,都要經過房東的同意,絲毫沒有放縱的底氣。
她住過潮濕冰冷的地下室,也住過嘈雜擁擠的石膏板房。
來到北京工作的頭2年,就經歷了5次搬家,有一次還是被房東臨時通知趕出來的。從那時起,她就下定決心要在北京買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。
2007年,她終于在四環買下了7200元一平的50平的老房子。起初周圍的教練同事還笑她,年輕輕的買什么房呀,日子過得那么拮據,吃喝玩樂不好嗎?
結果沒幾年,大家沉默了。因為北京飛漲的房價讓他們再也笑不出來,一條巨大的分水嶺讓他們成為買不起房的那批人。
3
有人說,拼盡全力就是為了攢一套房,也有人說,不想一輩子都被捆綁在買房的路上,甚至有人說,北京4環內一個廁所等于一次歐洲游... ...
樂天派的李曦就不愿意做被束縛的房奴,自己是某大型健身房的團課主管,性格開朗,熱愛生活,工作能力也強,無論是職場還是生活都一帆風順,過的多姿多彩。
面對居高不下的房價,她選擇“佛系”,寧可一輩子租房住,也不愿做背債三十年的房奴。人生就那么長,何不趁正青春,愜意享受當下呢?
4
樓市的最終贏家是那些炒房客嗎?--并不是,是那些老房子的拆遷戶。
“可以解憂? 唯有暴富,何以暴富? 門上畫紅圈,當中添一拆字即可。” 拆遷,作為這個時代特有的產物,承載著部分人暴富的夢想,但不是所有人都有這樣的機遇。
張巍是上海這座城市發展紅利的受益者,沒錯,他家是拆遷戶。但是他沒有像大家想象中的那樣過著啃老本的生活,從小就喜歡體育的他,畢業后選擇進入網紅健身工作室做一名健身教練。
他經歷過大冬天凍得鼻涕直呲溜,夏天頂著大太陽的暴曬發傳單做地推的日子。所以,時光也從不辜負那些拼盡全力生活的人。
張巍就這樣一步一個腳印慢慢從教練成為主管、經理、公司合伙人。
現在年薪幾十萬的他,雖然還不能在上海這座大城市,為自己尋一個小窩,但他仍在努力,也相信終有一天可以給心愛的她一個溫暖的家。
雖然他頂著令人羨慕的拆遷戶身份,但從沒磨滅那顆想要認真對待生活的心。
5
自古以來,人們對房子似乎就有某種與生俱來的執念。房子作為一項冰冷的不動產,卻常常與“家”、“歸屬”、“根”等這類溫暖詞匯聯系在一起。
買套房,就像給人生穿上了一套盔甲,雖然有時讓人覺得這套盔甲好沉啊,腳步走得很慢,但穿上鎧甲的人生,會擁有分量感。
在買房還是租房這個問題上,我公司的一個員工之前一直是個堅定的租房黨。因為他在老家已經買了一套房,如果在一線城市買房,除了前期高額的首付,每個月還要還近1萬的房貸,生活壓力太大了,但是最近突然改變了想法。
因為疫情期間,他收到了房東的微信,大意是小區戒嚴時,租客不能隨意進出小區,如果想要進入小區,必須要業主帶進去,可是房東在外地暫時沒辦法回去。
這意味著他即使復工后回來上班,也不能住進自己租的房子里。萬萬沒想到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,讓房產證變成了“護身符”,說好的租購同權呢?這樣的情況不在少數。
為了防止疫情擴散,許多地方都發出了禁令: 規定特定省市的返城人員,沒房不準回來,或者一律遣返。
有的人將房子當做一項投資理財的產品。
而在那些極度渴望在一座城市扎根、被一座城市接納的異鄉人心中,他們將房子看做“家”的象征,代表著“不再流離失所的生活”。
那你呢,“你為什么想買房?”
有人說當過了詩和遠方的年紀,買房就是療愈中年危機的最好辦法。你呢,已經擁有了屬于自己的一套房,還是正奮斗在買房的路上?
今天,我想聽聽你的故事... ...

文章插圖源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